年后的聚会总也聚不完,不去,对己对人都是一种情感的亵渎,去,则又难免觥筹交错推杯换盏,身体又吃不消。在这样的尴尬中,自己还是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后者,因为情感债背不起,也还不了。但最终的结果,却是魂游四方、难以安定,干什么也集中不起精力来!
在这样的心境中,竟然还有让自己麻木的神经感动的事情,不由得敲起键盘来!
因为C君,今天下午他来到我的办公室,和自己分享起这段时间他的成果,计划委托一位当地的全国人大代表,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“设立中国农民节”的议案,并附有徽标释义及其他文字说明。我被感动了。此君系我的一位同事,多年来喜欢摄影并略有建树,但工作和爱好相对于他的精力来讲,还是显得“食不果腹”,他开辟了自己人生的第三战场:
看到农民大嫂微薄的收入和城里人快节奏的生活,他先办起了“晋嫂家政”,以高质量的服务、负责任的精神和低廉的价格,开拓和稳固了市场;市场再好,托起来的也是区区数名晋嫂,相对于农村、农业和农民太微不足道了,他开办了“SJ农民网”,通过这样的平台,他想营造进一步关心农民的氛围,同时传播一些技术,提供一些信息;在目前“海量信息”和IT精英纵横驰骋的时代,一个依靠其一己之力开办的网站,对于人眼球的吸引自然也作用有限,于是乎他萌生了建立中国农民节的念头,尽管此非创意,但他“10.7”的具体建议和徽标的设计也是动了一番不小的脑筋;在交流中,他还有其他的想法,计划注册一个商标,在不久的将来,创办“晋嫂厨房”连锁餐饮。。。
交流中尽管有不少互动,自己也为他提供了一些建议,但是自己还是在不断的感动着。对于C此君目前的成绩和打算,自己为他做了个评价,叫“立足原点、不断拓展半径、画好圆满人生”。立足原点,他的原点是一种责任、一种担当,“位卑未敢忘忧国”,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、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”,职业和地位没有束缚了他,他一直在实践自己的理念,当下他立足原点选择的是“为农业进言、为农民献策、为农村出力”的路径;不断拓展半径,从他的历程已得以窥见,家政——网站——议案——餐饮,只要其理念不变,物质基础能够保障,我们有理由相信,这个链条还会延伸,即他的半径还会拓展;画好圆满人生,如是的作为,竟是一个职业之外的事业,如果善始善终、善做善成,其人生难道不够圆满?!
个人的人生作为,得益于时代赋予的机遇和条件、得益于其先天具备和后天努力赢得的资源,更得益于个人的持续努力,这应是我们观察和评价人物不能离开的三个因素。同样,刘胡兰、董存瑞、黄继光让我们感动,当今每个年度评选出来的和被提名的“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”让我们感动,单位里那些几十年如一日不计名利默默奉献的人让我们感动,C君的如是作为也让我们感动。。。
通常,我们世故和老成地认为,“不惑之年不仅看清了过去,未来也不怎么神秘”。 愿这样的感动化作一种激励,也许我们的未来会有很多自己想不到。。。
评论